首页 > 习题与测试>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语用
第七节语体分析
2012/6/11 9:54:06

P310-311

练习题

一、什么是语体?语体是怎样形成的? 

语言符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和形成与特定的交际领域相对应的言语表达手段和表达形式,这种与特定语境和主题对应的言语表达手段和表达形式所构成的特征体系就是语体。

语体的形成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外部因素是交际语境,包括交际领域、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下,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所运用的各类语言材料和手段聚合成相应的特征系统。这些特征系统的综合就是语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二、简述语体的类别系统,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语体首先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口头语体又可分为日常谈话语体和正式演说语体,书面语可以分为大众传播语体、公文事务语体、科学技术语体、文学艺术语体。每一种语体还可往下细分。各种不同语体是在不同语境作用下形成的特征系统,在应用语境、言语手段、交际效果等方面都有区别。但由于不同语境不可能绝对分割,语体之间也不能划出绝对的界限,各语体在保持自身总的特征稳定的前提下,有些语体也会借用其他语体的一些因素或手段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语体的开放性使得各语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如文艺语体几乎可能借用其他任何语体的构成因素来完成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科技语体也可借用文艺语体的一些手段以使科技介绍更为生动形象,等等。

三、请指出下面两段话一般用于何种语体,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色。

1.这段话用于文艺语体,其主要特色是:(1)词语的选择上强调色彩和形象,如“大胃”“圈子腿”“手脖子粗”“咔叭咔叭”等。(2)语言规则的变异应用,如“走猫”“下泪”等词语一般不出现在口语里,“降世险大”“脚不虚”“稳牢赛过牛足”等连一般书面语体甚至都不怎么用。(3)辞格的大量运用。如文中多处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这段话用于公文事务语体,其主要特点是:(1)用词客观准确,不带主观色彩,不用修辞手段,没有歧义或语义模糊含混等现象。(2)句类上以陈述句为主。(3)有固定的行文格式。如整个条例分为总则、附则等内容,总则又下分为多个具体条款,并用“第一条”“第二条”等字样标出,等等。

四、下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云”,请比较它们在语体特征上的区别。

第一段文字属于科学技术语体,第二段文字属于文学艺术语体。两者在语体特征上的区别主要有:(1)从用词上说,第一段文字有专业术语且使用很严格,第二段文字则使用了很多带有很强的形象性的词语如“有首无面的凶神恶煞”“有眼无珠的妖魔鬼怪”“乌龙青蟒”“黑熊灰猩”“奔跑着”“追逐着”“拥挤着”;(2)从语言风格上说,第一段文字叙述平实、朴素,没有语言变异形式,虽使用了比喻的辞格(“像棉花团似的白云”),但辞格的运用受到严格的控制。第二段文字则风格比较绮丽,大量使用修辞手法,还运用了语言的变异形式(如“灰猩”);(3)从写作目的上说,第一段文字主要是为了叙述清楚某种事实或现象及其成因,而第二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塑造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

五、请各寻找一段中外精彩的演说辞,并分析其语体特点。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人宴会上的习惯是先致辞后吃饭,这样做的好处是把该办的事办完,沉住气,不

慌不忙地吃;而欧洲人是吃起来以后再讲话,这也有好处,不会饿肚子。今天,我是入乡随俗——吃饱了再说。

这段话是铜陵市的市长访问德国的马尔巴赫市在晚宴上的即兴演说。全文轻松、诙谐,

用词口语化,而且采用了对比手法,让人处处感到一种亲切感。

六、谈话体跟演说体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1)谈话体可以有多个谈话主题,而演说语体只有一个中心;(2)谈话语体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极强,很多指示性成分所指示的内容需要语境生成,而演说语体对语境的依赖相对没有那么强;(3)谈话语体句式灵活多变,多变异形式,常伴随着话语成分的省略、移位以及语音的脱落、同化等现象,而演说体少语流中的变异形式,语句凝炼,表情色彩强烈,普遍使用具有表情色彩和描绘色彩的词句。

 

思考题

一、语体是共同语在长期的运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表达特征系统,它的形成和变化同时代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有。一定的时代有一定的语境,语体形成的外部因素就是语境,所以时代语境变了,语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语体与文章的体裁具有怎样的关系?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进行分类,语体可作为体裁的分类标准之一。

三、系统地掌握语体的理论,对我们分析言语作品、进行言语表达有哪些作用?

能更深入地发掘言语作品的魅力,更有效地发挥言语表达的交际作用。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