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习题与测试>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语音
第一章第七节参考答案
2012/6/9 17:02:21

第七节  音变(P60P61

练习题

一、读出下面的词语,并请指出上声音节的声调变化。

底(35)稿     点(21)头    舞(35)蹈     管(35)理     好(35)久

给(35)予     奖(35)品    手(35)稿     朗(21)读     警(21)戒 

懒(21)洋洋        蒙(35)古(35)语      水(35)手(35)长 

导(35)火(35)索   海(21)产(35)品     很(21)简(35)短

二、读出下列词语,并请指出“一”的变调。

一(35)致    一(51)般    51)溜烟    一(51)言堂    一(35)辈子             一(51)尘不染    一(51)无所有    一(35)路领先   一(51)帆风顺                  一(51)干二净      一(51)模一(35)样    一(51)朝一(51)夕

一(51)心一(51)德    一(51)五一(51)十    一(35)唱一(35)和

一(51)举一(35)动    一(51)搭一(35)档    一(35)步一(51)趋

一(35)字一(51)板

三、读读下面三段话,并请指出“不”的变调。

1、不!(51)不!(51)对不(轻声)起!你只是写得不(51)好,不(51)能说是写得不(35)对,只是不(35)会得优秀罢了。

2、不(35)太清楚他会不(轻声)会说出一些不(35)利于工作的话来,但是时间不(51)多了,顾不(轻声)得这么多了。你说是不(轻声)?

3、你到底去不(轻声)去?我想他肯定不(35)会介意。只是不(51)应该不(51)跟他商量商量。活动不(35)要再改了。好,到时不(35)见不(35)散。

四、读读下面的轻声词。(略)

五、指出下面轻声词与非轻声词在词义上的区别。

兄弟(非轻声词):哥哥和弟弟。             

(轻声词):口语词。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谦辞,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自称。

地道(非轻声词):在地面下挖成的交通坑道。(名词)

        (轻声词):形容词。①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药材。②真正的,纯粹:她的普通话说得真~③(工作或材料的质量)实在,够标准:他干得活儿真~

自然(非轻声词):①名词,自然界。②形容词,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免疫。③副词,表示理所当然:只要认真学习,~会取得好成绩。④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语义转折或追加说明:你应该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别人也要学习你的长处

(轻声词):不勉强;不做作;不呆板:态度很~

虾子(非轻声词):虾的卵,干制后橙黄色,用来做调味品。

(轻声词):虾。

六、指出下面轻声词与非轻声词在词性上的区别。

摆设(非轻声词):动词。把物品按照审美观点安放。

(轻声词):名词。摆设的东西;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活动(非轻声词):动词。摇动,摇晃。如:门牙~了。

(轻声词):名词。某些正常进行的举动、行动或运动。如:文娱~|体育~

人家(非轻声词):名词。住户;家庭;女儿未来的丈夫家。

(轻声词):代词。指别人;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指说话的本人。

练习(非轻声词):动词。反复学习实践,以求动作熟练,水平提高。

(轻声词):名词。为巩固学习成果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作业等。

七、运用儿化韵的变读规律,读读下面的一段话。(略)

八、按照“啊”的音变规律,把下列短句末尾的语气词“啊”念准,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汉字。

1、你在哪儿(呀)?                          2、你们来瞧(哇)!

3、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4、大伙儿加油干(哪)!

5、没有笔怎么写字(呀)?                    6、其实谁都可以讲(啊)!

7、他看上去这么矮小(哇)!                   8、让他继续说下去(呀)!

9、别乱嚷嚷(啊)!

十、标出下面一段话里的轻声词,然后朗读。

池边还有小泉:有像大鱼吐水,极轻快一串水泡;有像一串明珠,走到中

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斜放;有半天才上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摇动上来,碎;看,又来!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很整齐珠花,雪白,有……这比那大泉还有趣。

 

思考题

一、古今语音的变化叫历时音变,同时期的同一方言内部的语音变化叫语流音变。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能举出例子来吗?

音变现象,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历时音变,又叫历史音变,指语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如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字“黑、白、骨、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第二类是共时音变,又叫语流音变,即一个一个音节在连续说出来的时候,形成语流,这时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就会相互发生影响,发生某些变化。语流音变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说话的人平时不大觉察罢了。每个语音系统内部都有自身的音变规律,音变从语音学角度讲,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换位、代替、转化等。例如上声音节在上声音节前时,变为阳平,如“友好”的“友”调值由214变为35

二、为什么说语流音变是各种语言里普遍存在的现象?你所熟悉的北京话或方言中还有哪一些比较特殊的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在各种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人们往往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音变现象很少注意。但要真正学好普通话,就必须掌握好普通话音变的一般规律,否则,听起来就不顺耳、不自然。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包括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类。“一”、“不”的变调以及形容词重叠的变调也属于这一类音变。

三、有人认为“轻声”和“儿化”现象是北京话里特有的,学习普通话不一定学习这些音变,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

轻声和儿化现象在北方方言里很突出,其中有一部分还能起到区别语义、语法词性以及

语用表达的作用,在普通话语音系统里应该有它们的地位。但对那些没有区别语义作用以及语法、语用上作用不明显的,普通话就不一定吸收进来了,否则会增加方言区群众学习的负担。此外,一些轻声或儿化的词语,在不同的工具书、教科书里注音不一致,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哪些是轻声词和儿化词,应该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这样人们学习普通话就可以有所依据了。

四、音变实际上还有许多没有规范的地方,你能够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在北京话中,音变还是不断地发生着的,比如[w][v]的音变。还有旧称“女国音”的音变,即在一些人(以青年女性为多)的口音中,把普通话声母jqx读成zcs

五、有人说:所有念轻声的字,都有本调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轻声音节总可以找到它的“本调”。例如:“吗”在“吗啡”中读本调;“们”在“图们江”中读本调。它们都有固定的调值,而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它的音高是随前一音节调尾趋势而变的。上声调型趋升,所以其后的轻声调值高,为[4],如“我的”;去声调型趋降,其后的轻声调值最低,为[1];阴平和阳平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调值则不高不低,分别为[2]和[3]。

六、也有人认为:轻声是第五个声调,你认为如何?为什么?

  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在词和句子里会失去原来的调值,变得又短又轻,这就是轻声。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而不是四声之外独立的调类,即不是第五个声调。这首先是因为轻声音节总可以找到它的“本调”。例如:“吧”在“酒吧”中读本调;“得”在“得到”中读本调。既然有本调,轻声自然就是一种“变化了的调”。其次是因为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它的音高是随前一音节调尾趋势而变的。没有固定的调值,自然不可能是独立的调类。第三是因为轻声所表现的物理性质与声调有所不同。声调的物理性质主要是音高变化,而轻声则主要是取决于音长,由于轻声音节处在重读音节的后头,音长明显短于非轻声音节,音长一缩短,原来的调值也就不能保持,变为轻声特有的音高形式。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