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学习要点
1、了解对汉语进行语用分析的对象和意义.
2、认识语用分析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对语境的作用有深刻的领会,懂得在话语交际中善用语用规律实现目
的。
一、什么是语用
所谓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研究这个规律的就是语用学 。
二、语用分析的意义
语用分析能使我们了解现代汉语交流、传达语言信息的一般规律,能深刻理解在有表达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
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说话者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受话者能获取话语原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如:
明天我们考英语 。
(1)A:今晚大学生俱乐部有晚会,我们一起去好吗?
B :抱歉,明天我们考英语。
(2)A:你的英汉词典借我用一晚上好吗?
B:啊呀,明天我们考英语。
三、语用的基本要素
(一)发话者: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1.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在一般的情况下,发话者(包括说者和作者)都是要通过说出某些话以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我们称为语用意图。例如:
想让别人关上门(语用意图)
a.请你关上门。 (请求)
b.我命令你关上门! (命令)
c.你若不关门我就不走了!(威胁)
2.发话者实现语用意图的语用策略
语用策略——就是发话者用什么方式组织话语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使受话者理解他的语用意图并在受话者身上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1)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策略
(2)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
例如: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到澳门狂赌,输得一干二净。有人不知情,想请他赞助慈善事业,知情者便说:
他刚从澳门回来,没钱了!
(3)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
(二)受话者: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受话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例如:
A:面条里要放辣油吗?
B:我是地道的四川人。
(三)话语内容: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的具体内容. 例如:
1.这种药对高血压有好处。
2.你好! (问候语)
(四)语境:语言使用的环境,也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上下文语境
2.现场语境
3.交际语境
4.背景知识语境
这四种语境,实际上只是一个潜在的语境。当我们理解某一话语时,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语境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言语交际中的表达和理解得以完成,除了语言符号链条起中心作用之外,语境中的非语言的因素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语境与发话者、受话人的关系
(一)语境是交际各方共享的
(二)参与言语行为的的语境因素
当我们要分析对某段话语的理解中有什么样的语境因素参与时,只要列出相关的语义命题就能清晰地把它们显示出来。 例如:
周繁漪 四凤的年纪很轻,她才十九岁,是不是?
鲁侍萍 十八。
周繁漪 (委婉地)那就对了,我记得好象她比我的孩子大一岁的样子。这样年轻的孩子,在外边做事,又生得很秀气的。
鲁侍萍 (急切地)四凤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么?请您千万不要瞒我。
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作为语境的语义命题:
a.年轻的孩子易上当受骗
b.生得秀气的女孩子更易受环境诱惑
c.周公馆是道德败坏的地方
d、四凤和繁漪的儿子年龄相近
(三)按关联性原则选定的知识组成了理解一段话语的语境
1. 语境必须以知识的方式存在。
2. 任何话语都必须围绕着话语构建一个语境。
3. 交际各方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按关联性原不断对语境进行选择。
思考和练习
一、语用分析是什么?
二、请在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要求为之假设五种不同的语境条件,然后说明从每一种语境条件出发,经过推理该语句可产生怎样的言外之意:
1.他已经走了。
2.今天是休息天。
3.我不累。
三、什么是语境?请举例对汉语的言语交际中语境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