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词汇的来源系统
现代汉语词汇六个基本来源:古代词语、方言词语、社区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语、新造词语,并能够根据它们的特点,准确判断各种词语的不同来源。要了解词汇的来源系统,首先要清楚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 这里可以有三层含义:
1.因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旧词不断地在被淘汰,而新词又不断地产生出来,这种新陈代谢的趋势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2.词义也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或者合并,或者分化,或者消失,或者新增。
3.因为人们的干预,主要是规范化,使得词汇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进程。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词汇,有六个不同来源:古代词语、方言词语、社区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语和新造词语。
一、古代词语的延续
(一)传承词
现代汉语词语不都是现代才出现的,由于语言的渐变性和继承性,古代词语有很大一部分会继续使用而延存到现代,这些就是“传承词”。传承词大多属于基本词汇。例如:
(1)来、杀、走、去、用
(2)星、云、日、月、春、年、风、雨
(3)牙、心、手、血、肉
(4)人、马、牛、虎、羊.鱼、鹿
(5)一、三、六、七、百 ‘
(6)多、少、新、旧、黄 (以上各词见于甲骨卜辞)
以上表示行为动作的词,表示天体时令自然现象的词,表人体构造的词,衷示人和动物的词,表示数目的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都是有千百年历史的基本词汇。正因为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才使得不断出现的新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天、地、人、山、水、石、国、家、首、足、身、腿、面、脸、耳、乌、鸡、鸭、鹅、猪、狗、牛、羊、马;走、跑、跳、吃、喝、看、听、打、击、摸;高、低、方、圆、美、丑、优、劣、好、坏;连、在、把、将、吗、呢、吧、的、地;与、和、以、而、之;土地、国家、人民、树木、湖泊、天空、庄稼、收割…… 这些词语都是在历史上很早就产生,并且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
基本词在从古到今的延续中也会在词义、词的结构、词的功能以及使用频率上发生种种变化。例如:
兵,本指兵器,现在指士兵。
闻,本义是“听见”。后引申为“用鼻子嗅”。
古 今
树:种植 树:树木
汤:热水 汤: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或汤药
走:跑 走:步行,行走
涕:眼泪 涕:鼻涕
写:刻铸或描画 写:书写,抄写
狱:诉讼 狱:监狱
脚:小腿 脚:足
脸:双颊 脸:面孔
走”现在的词义是“步行”,而在古汉语中则指“跑”。《说文解字》:“趋也。”《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韩非子·五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在行进中撞到树木而导致颈折死去,可见其行进速度是很快的,应该是“跑”。从“跑”义到“步行’义,这是基本词在古今演变中发生的词义变化。“国”和“家”,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说文解字》“国,邦也”,段注:“天子诸侯曰国,大夫曰家。”“国”和“家”后来合成一个复合词“国家”,其中“家”的意义消失了。又如”击”和“敲”,后来合成了“敲击”,“击”和“打”后来合成了“打击”。这是基本词在古今演变中发生的结构变化。古汉语的“面”、“扪”、“摩”后来被“脸”、“摸”、“擦”所取代。被替代的词语有的停留在古代,没有传下来,有的则由词退为语素,以构词成份的身份进入到现代汉语。如“面”保留在“迎面”“相面”“见面”“脸面”“面额”“颜面”“晤面”“洗心革面”中,“扪”,保留在“扪心自问”中,“摩”保留在“按摩”“摩擦”“抚摩”“揣摩”中。这是属于不同词语在古今演变中出现的替代。 尽管基本词语在词义和词的结构上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但总体上来看,基本词语还是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保留了基本的意义,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构成成份。
(二) 今用古词语
另一类是在古代汉语中也不属于基本词汇,而是属于某一特定时代的专有词语,是历史词,历史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由于社会的变化已经消亡,只是由于种种特殊的交际需要,人们在现代仍会偶然使用到它们。这种进入现代汉语的少数的古词语,可以称之为“今用古词语”,以区别于一般的古词语。例如:八股、白丁、榜眼、榜文、逼宫、陛下、眨谪、骠勇、别子、兵符、帛画、采地、策论、禅让、朝拜、朝贡、朝见、车裂、臣僚、充军、
古词语在现代的使用,在某些特殊场合中往往有特别的指称作用,特别是在涉及君主制国家的外交场合,例如“陛下”“王后”“首相”“公主”“王子”“王妃”“大臣”“殿下”“阁下”等。此外,使用一些古词语,还会带有典雅、古朴、庄重的语体色彩,例如“辞世”、“逝世”、“牺牲”,“会晤”、“拜访”、“拜里”、“拜会”,“寿辰”、“诞辰”、“华诞”等,具有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适用于郑重的场合,不是一般口语词“死”、“见”、“生日”等可以髓意替代的。毛泽东著作中有这么一段话:“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这段话运用了一个来自古代典籍的成语“有的放矢”,就收到了言简意赅、人木三分的表意效果。古语词还具有幽默、讽刺的感情色彩,例如“衙门”、“钦差”、“宰相”、“儿皇帝”等,恰当运用,可以体现出诙谐、幽默、讥刺的色彩。文学作品中运用古语词,还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物个性特点,例如鲁迅笔下的 孔乙己,说话动不动就“之乎也者”,体现出他的保守,迂腐、自视清 高的性格。恰当吸收运用古语词,可以使表达简洁精练。例如古语词“处”的含义是地方,现代汉语已不单用,但用来构成“签证处”“售票处”、“办公处”等词,就显得非常简洁,无法用现代口语诃“地方“ 代替。又如公共场所的“严烟”、“闲人免进”、“请勿喧哗”等, 如换成口语词说成“严格禁止抽烟”、“没事的人不要进来’“请不要大声说话”,不但别扭,而且罗嗦,有失庄重。可见,古代汉语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方言词语的进入
(一)普用方言词
方言词语是指限于某一方言地域内使用的词语,它与普通话词汇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使用范围大小的不同。
当一个方言词语在全社会而不再是某一地域流通时,它就具有了普通话词语的性质,如果进一步流传并稳定下来,就会成为普通话词汇中的一员。为了跟一般的方言词语相区别,我们把已经进入昔通话的这些少数的方言词语叫做“普用方言词”。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话,北方话的词汇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北方话词语都属于普通话词汇,(如
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有的方言词的词形与普通话相当,但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却与普通话不同。如 “包子”,普通话中是指一种包馅的圆形面食,吴方言则是指“馒头”;“蚊子”在普通话中指吸人畜血液的昆虫,四川话中则包括“苍蝇”、“蚊子”两种昆虫;“汤”在浙江话中保留了古义,除了指普通话的汤义之外,还可指“热水”“水”在广州话中还兼指“雨”,下雨便叫“落水”。“捋”在普通话中的含义是“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而在北京方言中它还有“顺路走过去”的意义,如“你就顺着铁道捋,不到二里地,就是李村”;还表示“顺序进行或阅读”的意思,如“为了找这个字,一行一行地捋下去”。“脸热”在北京方言中指“阅历浅,勇气差,不能板起面孔拒绝人”,如“这孩子脸热,人家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早晨”一词在广州话里用在早晨见面时,所表达的是“早晨好”的意思“床”在福建莆仙话里可指“桌子”。
(二)方言词的影响
方言词语根据交际的需要,不断地有选择地被吸收到普通话里来。
瘪三、尴尬、把戏,货色 (从吴方言吸收)
晓得、搞,名堂、耗子 (从西南方言吸收)
冰激淋、雪糕 (从粤方言吸收)
过细、过硬 (从湘方言吸收)
龙眼、马铃薯 (从闽方言吸收)这些词就进入了苦通话的词汇系统。
方言词语进入普通话词汇的速度与数量,与方言背后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一方言地区在全社会的影响越大,该方言词语进入共同语词汇系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上海话,80年代至90年代的广州话,都曾有大量的方言词语进入普通话词汇。特别是80年代,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全国有目共睹的,许多粤方言词语,比如“酒楼”、“买单”、“打的”、“曲奇”、“爆棚”、“炒鱿鱼”、“水货”、“打工”等,都迅速在全国流传开来。这些词语的广泛使用,使普通话原有的“饭店”、“结账”、“乘出租小汽车”、”饼干”、“客满”、“解雇”、“走私货”、“干活”等词语,在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上都受到很大影响。再如感叹词,人们原来多用普通话的“啊”,后来一些人喜欢用香港话的“哇、哇噻”,道歉时原来多用普通话的“对不起”,后来好用广州话的“对不住”。这都是方言词语对普通话词语的影响。当然,作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北方话,特别是作为首都北京的青少年流行语,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之中,“动真格的”“套瓷”“磁实”“没劲”“猫匿”“倒爷”“铁哥儿们”“腕儿”“搓”“傍大款”“侃大山”等。
而吴语作为第二大方言,也有不少方言词在这20年间进入了普通话。如:“摆平”“打烊”“小儿科” ”写字间”“嗲”“老爷车”“兮兮”“老师傅”“派对”“捣浆糊”。
方言词对普通话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临时涉足普通话,不久就退回到方言中去了。
第二,正处于进人普通话的渗透过程中,这时方言词在普通话中的使用范围已相当广,但方言词的色彩仍较浓,人们很容易分辨出它的方言词身份。
第三.方言词地方色彩已经淡化,在普通话中稳定下来并成为其中一个成员
《现代汉语词典》是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词典,第二版收了4万5干余条复音节词,其中有1820条词语后面标注了“[方],这部分词语大部分实际上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也有小部分已经属于第三种情况。例如:
碍难、熬心、巴望、笆篱、把势、白嘴、摆谱、板实、半彪子、傍边、帮衬、棒冰、棒子、包谷、备不住、背时、鼻头、臂膊、瘪三、蹩脚、埠头、不打紧、不赖、莱码、孱头、糙粮、草鸡、拆白、扯淡、成日、冲凉、瞅见、出溜、触霉头、瓷实、从先、凑份子、撮箕、打谎、打零、打牙祭、大拇哥、歹人、电棒、电转、定规、笃定、多咱、二百五、发毛、反水、胳肢、挂气、掼跤、光火、号丧、耗子、横直、虎势、活络、霍闪、脚踏车、较真、抠门、肋条、愣神、撂荒、溜号、事体、台秤……
当方言词在全社会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度越来越高时,它就可能最终会成为普通话词汇。像1990年出版的《北京土语辞典》中的许多词语,现在人们都已相当熟悉,很少有人再把它们看做是方言词了。例如:
板上钉钉、摆弄、摆谱儿、败家子、般配、板着脸、帮腔、不舒服、不起眼、插嘴、差劲、成色、出息、出月子、凑合、撮合、打哈哈、打退堂鼓……
《现代汉语词典》的初版曾认为下面词语是方言词:
真格的、樟脑丸、浴缸、夜猫子、眼屎、外公、上火、老板、狠命、踮脚、捣鼓、搭腔、扯淡、不赖……。但修订版则改变了看法。方言词色彩在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进入普通话的时间越长,它的方言色彩就越淡,最后还有可能基本上消失,成为普通话词汇中的一员。方言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三、社区词语的流行
(一)社区词语的特点
社区词语是指只在某个社区流通,反映该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有词语。所谓“社区”,主要指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的背景而形成的,比如中国内地、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以及海外的华人社区。因为社会制度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导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娱乐等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观念,这就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的词语。社区词语不是方言词语,比如,香港和广州,都属于粤方言区,方言词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社区词语的角度来讲,广州跟北京、上海都属于同一个社区,社区词语是一致的,而香港则不同,1997年7月之前,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回归以后,也还是跟内地两种制度,是“特别行政区”,所以,有许多只是通行在香港的词语。例如:
打工皇帝 夹心阶层 金鱼缸 精英教育 楼花 蓝筹股 红筹股 太空人
草根阶层 垃圾邮件 布政司 人蛇 蛇头 蛇客 小人蛇 无证妈妈 水上新娘
同志 文员 见工 马经 炒鱿鱼 高买 八卦杂志 公屋 通识教育 津贴学校
社区词语都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打工皇帝”,是指年工资数额上亿港币的雇员,夸张地说,这个打工的简直像皇帝一样了。“太空人’’是指一个家庭里,大太带着孩子已经移民国外,男主人还留在香港工作,“太太空了”,所以就叫“太空人”。这些词语的意义还比较好理解,有的词语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例如“金鱼缸”指证券交易所,因为里边的“红马甲’,(证券交易员)常常跑来跑去,好像金鱼在一个透明的鱼缸里游来游去;“同志”则专指同性恋者。
(二)社区词语的影响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国策深入人心,中国内地跟港澳、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接触日益频繁。各种社区词语开始引进,并且流行开来。例如“二人世界”、“白马王子”、“婚外情”、“金丝鸟”、“度假村”、“发烧友”、“杀手”、“物业”、“蓝领”、“白领”、“非礼”、“色狼”、“牛市”、“熊市”等等。有的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范畴,有的还在进入的过程中。其实不仅香港,包括台湾的社区词语也已经有一些开始进入内地,例如“做秀”(表演)、“电脑”(计算机)。
四、行业词语的泛化
(一)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围。当这些行业用语出现泛化,用来指称一般事物时,它们就具有了一般语文词语的性质。
行业语用作普通词语,主要是它们的派生义。
军事术语“俘虏、战线、标兵、先锋、尖兵”,
医学方面的如“感染,麻痹、瘫痪、解剖”,
戏剧方面的如“主角、配角、出台、上台、背景、龙套”,
农业方面的如“萌芽、温床、幼苗、收获”,等等,
这些词本来是行业语,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比喻或直接引申使用,获得了新的意义。“手术”是医学用语,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在病人的身体上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现在常用来指要对某事物、某机构进行大的改造、重组。“诊断”原只指“在检查病人的症状之后判定病的病症及其发展情况”,现在常用来指对某种复杂情况的分析、咨询,拿出解决的办法。“手术”“诊断”都成为来自医学领域专门用语的普通词语。
当代社会中体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体育界的专门用语也都成为人们熟悉的一般词汇。如“市场需要短平快的产品”、“党委书记要当好二传手”、“推出产品要把握市场节奏,善于打时间差”,这里的“短平快”“二传手”“时间差”,都是源于排球界的专门词语。随着足球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升温,诸如“红牌”、“黄牌”、“点球”、“角球”、“二过一”、“临门一脚”、“任意球”、“凌空抽射”、“黑衣裁判”、“消极比赛”、“假球”、“黑哨”、“假摔”等足球界的专门用语,都正在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之中。
股市经济日益进人人们生活,许多股市术语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如夫妻感情好称为“牛市”,时好时坏称为“盘整”,长期不和称为“熊市”,结婚为“套牢”。如“有的人长期筑底走不出盘局,无法突破自我,所以形成不了向上突破的行情”,这里用的“筑底”盘局”“向上突破”“行情”,都是股市常用术语,借用来指代一个人时生活际遇。行业诃语能否进人社会,成为普通词语,就看它们能否稳定下来并为人们广泛接受。
(二)行业词语泛化的进程
行业用语的泛化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它首先出现在行业内人们的语言使用中,他们往往用自己熟悉的行业用语指称一般的生活现象。◎军人们常把搞个人卫生称为“基本维护”,把工资、职务长期不动称为“原地踏步”,把军人转业称为“向后转”。航空兵常把腿脚不利索称为“起落架不好”,把做政治思想工作称为“导航”,工作刚开始称为“爬高”,走上正轨称为“进入航线”,工作结束称为“着陆”。这种在军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军事术语的情况,开始时还属于行业用语泛化的初始阶段,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以行业用语来指称一般社会生活现象;只有当这种泛化被全社会成员接受而广泛使用时,它们才完成了从行业用语向普通话词汇转变的过程,这可称为“泛用行业语”。
五、外来词语的借人
(一)外来词语的特点
外来词语是指来自非汉语的其他语言的词语。当两种不同语言接触时,词语的相互借用是经常发生的。汉语发展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外来词语借人,如两汉时西域诸国的事物类词语,汉末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的佛教词语,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哲学类词语。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可以称之为汉语发展历史上的第四次大规模外来词借人时期。当代汉语外来词的借入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有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类.也有生活娱乐、饮食穿着、艺术体育类,呈现词汇的多方位渗透、多层次引进的态势。引进的语言多为英语,因为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例如:
科学技术类:基因、厄尔尼诺现象、D超、艾滋病、克隆。
思想文化类:托福、 GRE。
政治经济类:欧佩克、WTO。
生活娱乐类:巴士、桑拿浴、士多店、的士、BP机、波音、奔驰、桑塔纳。
饮食穿着类:麦当劳、肯德基、百事可乐、雪碧、迷你裙、比基尼、克力架。
艺术体育类:好莱坞、保龄球、呼拉圈、奥运会、冬奥会、高尔夫球。
当代的汉语外来词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日语。例如:
卡拉OK(一种有音乐伴奏的白唱形式)、料理(烹调)、屋(小型专卖店)、洗乎间(厕所)、量贩(批发)、写真(照片)、新干线(快速通道)、刺身(一种食品)、寿司(一种食品)、物语(故事、传说)、速达(特快专递)、展示(展览)、放送(播放、演播)等。
汉语也吸收了不少我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如“萨其马”“八角鼓”来自满语,“手鼓”“坎土曼”“坎儿井”来自维吾尔语,“冬不拉”来自哈萨克语,“芦笙”来自苗语侗语,“哈达”“锅庄”“毪子”“堪布”来自藏语,“敖包”“马头琴”“堪达罕”来自蒙古语,“伽椰琴”来自朝鲜语。
外来词语与社会政治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当社会处于开放,与外部世界来往较多的时期,语言一般也会表现出较多的相互渗透、相互借用,这是因为其他国家的观念意识、科学文化、物质商品都会随着各种途径传进来。
外来词语的多少还与语言地位的高低与影响力的大小有关,一般会表现出强势语言对其他语言有着较大影响力的特点。
汉语外来词语通常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
1.音译词。用汉字(汉语近似音节)来译(转)写外语词的读音,这类外来词语最多。由于语音差异,这种转写只是原词的近似音,有的扩展了音节,有的压缩了音节,并且读音已完全汉化,改造成符合汉民族语音习惯的形式了。
米(英meter) 打(英dozen) 坦克(英tank)
高尔夫(英golf) 纳粹(德Nazi) 歇斯底里(英hysteria)
沙龙(法salon) 蒙太奇(法montage)
巴士(bus)、麦当劳(McDonaid’s)、雪碧(Sprite)、比基尼(Bikini)、的士(taxi)、克隆(clone)、派司(pass)、摩登(modem)、沙龙(salon)、扑克(poker)、蒙太奇(montage)。
2.半音半意词(音译加汉语语素)。即一半表音,一半表意。 这一类外来词就是先音译外语中的词,另外再加上一个表示类名的汉语语素,以使词义明确。有些词表示类名的语素与音译成分结合不太紧密,可以省略,尤其音译部分是多音节时,表示类名的语素往往可加可不加。例如:
卡片(英card) 爱滋病(英aids)
啤酒(英beer) 比萨饼(意pisa)
来福枪(英rifle) 芭蕾舞(法ballet)
毛瑟枪(德Mauser) 沙丁鱼(英sardine)
艾滋病、厄尔尼诺现象、大巴、面的、卡车、芭蕾舞、冰淇淋、多米诺骨牌、啤酒、道林纸、卡宾枪、新西兰
3、半音译半意译:这类外来词是根据原词内部结构成分,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意译部分大多是表示类别的成分。例如:
冰淇淋(英ice-cream) 新西兰(英New Zealand)
华尔街(英Wall Street) 酒吧间(英bar room)
霓虹灯(英neonlamp) 爱克斯光(英x-ray)
拓扑学(英topology) 沙文主义
4.音意兼译词。同时具有表音和表意的功能,即这类外来词在音译的同时,又选用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语素,既照顾到了原词的语音形式,又能显示意义,音义双关。
浪漫(英romantic) 敌敌畏(英DDVP)
盖世太保(德Gestapo) 维他命(英vitamin)
可口可乐(英Coca Cola) 幽默(英homour) 休克(英shock)
基因(gene)、多美丽炸鸡(Do and Me Fried chicken)、伟哥(Vlagra)、可口可乐(Coko Colo)、乌托邦(Utopia)、俱乐部(club)、幽默(humour)、安琪儿(angel)、逻辑(logic)、浪漫(romantic)。
5、.借形词。一是直接借用英文字母的词语。或是英文字母与汉字夹用, AA制、NBA篮球赛、B超、T恤衫、KTV包房、BP机、PC机。
或是纯粹引用英文词,例如: SOS、MBA、WTO、IC、IP、UFO、BBC、CD、CT、FAX、LD、VCD、DVD、W.C。
二是从日文中直接借用汉字字形,但不借它的读音。例如:
干部 日本 电车 引渡 传票 博士 革命 经济 独裁 反映 演说
保险 阶级 具体 否决 机会 专制 社会 劳动 环境
经济、革命、史通、教授、干部、美术、引渡、组合、茶道、人选、手续。
要注意的是外来词总是跟语音或字形有密切关系的,单纯的意译词最好不要看做外来词。事实上,部分词语可能有音译词和意译词两种形式。例如:E-mail(写成“电子邮件”是意译词,写成“电邮”是意译词的缩略形式,写成“伊妹儿”是音译词)。又如:
康拜因——联合收割机 马达——发动机 休克——虚脱 布拉吉——连衣裙
盘尼西林——青霉素 吉他——六弦琴 维他命——维生素
(二)外来词语与汉语的相互影响
外来词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多种影响。当汉语没有类似词语时,外来词就起到补充词汇的作用,如“麦当劳”、“AA制”、“厄尔尼诺现象”。
如汉语已有类似的词语,在外来词和已有词语之间就会出现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运动,
1.或是二者并行不悖,如“的士”与“出租汽车”;
2.或是取代已有词语,如“审问”在汉语中原为“仔细思考、分辨”义(《札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后来日语中指审讯义的“审问”传进汉语,最终取代了原有的词义;
3.或是为汉语所淘汰,如迷你表、迷你收音机、迷你裙等“迷你(mini—)型”词语,现在人们已很少使用它,用得更多的是汉语原有的“小型”“微型”“超短”的词语。又如“肉弹”是日语词,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飞行员驾驶飞机冲向敌方船只或阵地,它一度传人汉语,可现在汉族人习惯使用的仍是“敢死队”“同归于尽”等词语,原词却成了性感女郎诱惑别人的意思;
4.或是分而治之,各有一定的表意范围,如“巴士”与“公共汽车”,巴士实际上也就是公共汽车,但进入汉语后,“巴士”与“公共汽车”都在用,表现出的差别在于前者含有车况好,收票稍高,行走有特定服务对象的线路等特点,而后者则保持了原有的表义内涵,如票价低廉、国营、遍布全城区、为一般市民大众服务等特点,这两个词表现出了分立并用的特点。
汉语对外来词语的影响的 趋势:
1、汉语外来词随着时间的迁移,往往表现出较明显的意译化趋势,这表现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影响。
塞因思——科学 开麦拉——照相机 白脱——黄油 镭射——激光
对英语的cement,汉语有过的音译词有西门土、水门汀、士敏土、泅门汀、赛门脱、塞门脱、塞门德、塞门土等,可现在通行的是意译词“水泥”telephone,使用过的音译词有德利风、独律风、爹厘风、德律风等,现在通行的是意译词“电话”。布拉吉是来自俄语的音译词,现在通行的是“连衣裙”。这种意译化趋势实质上是汉语对外来词语同化作用的表现。
2。汉语对外来词语的影响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其中某个音节“语素化”了,本来由于这个词语采用的是全部音译的办法,后来使用长久了,其中某个音节似乎可以替代整个词语,也好像获得了某种意义。例如: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美圆、美钞、中美会谈;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村、奥运会;的士(出租汽车),打的、的哥、面的;巴士(公共汽车),大巴、中巴、小巴;酒吧(西餐馆中卖酒的地方),水吧、陶吧、茶吧、网吧。这是外来词语汉语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
六、新造词语的补充
新产生的或产生之后使用不长久的词叫做新词。新词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文化、科学等等发展的结果。
新词产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语音语义任意结合产生的单纯词,例如“镭”、“夸克”、“比基尼”等;一种是在原有语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合成词,例如“保送”、“认购”、“手机”、“健身操”、“电子信箱”等。社会总是不断变化的,表示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也在不断涌现。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引起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多方位的急剧变化,每一发展阶段的变化,都产生了一大批的新词语。
指称新事物的:火箭、导弹、特区、软件、方便面、电子表、游戏机、游戏卡、游乐场、吸尘器、电冰箱、录像机、摄像机、影碟机、摇滚乐、立交桥、电视大学、校园歌曲、超级市场,等等,
指称新现象新观念的;大腕、大款、款爷、倒爷、新秀、环保、彩电、热线、热点,代沟、法盲、科盲、艾滋病、个体户、专业户、 关系户、立体声、夏时制、教师节、发烧友、透明度、责任制、文凭热、希望工程、大龄青年
指称动作行为的:扶贫、翻番、碰硬、直销、展销、促销、议价、腾飞、牵头、抢滩,承包、待业、扶贫、搞活、失控,倒辟、走穴、休闲、扩印、拼搏、断档;等等;
指称性质,状态的:火爆、抢手、紧俏、紧缺、缩徽、板式、一次性、有偿,等等。
在经济领域反映得最为明显。例如:
承包、包产到户、责任田、合资、独资、台资、日资、引进外资、三来一补、法人、法治、人治、法盲、公共关系、企业文化、国际大循环、保税区、两头在外、宏观调控、软着陆、适度从紧、三角债、国企、房改、下岗、待业、复
出关、入关、世贸
其次,是大量科技新词语的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学科的兴起一大批新词新语涌现出来:
互联网、网络系统、网虫、网友、电脑、微机、硬件、软件、光盘、激光、扩容、液晶、反馈、光缆、加速器、中子 弹、兼容、内存、数据库、白色污染、生态平衡、赤潮
教育的不断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迅速崛起,有关的新词语也在不断涌现,例如: 扩招、保送生、定向生、代培生、挂牌教师、主讲教授、责
在社会生活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新词语,例如:
反腐倡廉、官倒、权倒、盗版、扫黄打非、清污、走穴、载体、外星人、著作权、寻根文学、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休闲服、美发厅、微波炉、电子琴、方便面、绿色食品、数码相机、可视电话、手机、摆平、保健操、信用卡、超标、充电器、首日封、立交桥、度假村、高速公路、地铁、轻轨、悬浮列车)
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都可以在新词语的背后直接找到某一具体的社会生活事件。社会变迁越急剧,新词语的产生也就越频繁。有的新词语会随着人们的广泛使用而进入普通话词语,成为词汇体系中的一个新成份,有的则会在人们不再关注它们时而逐渐消亡。
新词语有的可以是整个词形是新的,有的可以是旧词新义,还有的可以是旧义新用,总之,只要一个新的词语形式或是旧有的词语表达了新的意义内涵,都可以算是新词语。新词语的产生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来源。
旧词语的新义新用:这可以分为多种情况:
A.原有意义的引申
出台 下海 老总 红娘 出血 滑坡 烧香 联姻 跟进 充电
B.语义由专有转向泛化
摇控 输血 黄牌 主旋律 退役 梯队 贬值 热处理 触电 微调 会诊 内伤 起跑线
C.语义褒贬的变化
贬变褒的:海外关系 老板 强人 跳槽 反省 松绑 影帝 影后 长途贩运 策划
褒变贬的:烧香 造反 进贡 皇粮 衙内
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上述六种,还有其他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词汇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丰富和完善。现代汉语词汇作为民族共同语的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词汇集合体。来自不同方面的有生命力的词语随时补充到这个集合体中,而为社会成员所淡漠、疏远、缺乏生命力的词语则会慢慢从中退出。像下面的词语都出现在《现代汉语词典》初版中,而在1996年的修订版中则被删除了,例如:兵操、捕快、单丁、府库、更夫、冗官、现饭、人客、乱了营、里首、拆白、掐巴、齐截、不错眼、作客思想、阻值、-纵剖面、宗教改革、自然免疫、资望、轴对称、由心角、致病菌、压枝、唯理论、肃反…… 其原因就是它们已不太为一般社会成员所使用,已经或正在退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民族共同语的词汇系统与不同来源的古代词语、方言词语、社区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语以及新造词语之间,存在着一圈交叉地带,在这个交叉地带有一批处于临界状态的词语。当它们逐渐淡出古代的、区域的、 外来的、社区的、行业的、新造的色彩,而日益为全社会成员所广泛接受和熟悉时,它们也就慢慢具有了现代 汉语共同语词汇的性质。进入或退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大都会经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特别是退出的过程较为缓慢,动态的变化过程是导致出现交叉地带词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