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资源> 电子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 词汇的基本系统
2012/5/21 15:08:41

第三节 词汇的基本系统

第三节 词汇的基本系统

学习要点
1,
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系统,包括:同音词和同形词以及异读词,上下位词和类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特点,关系及其应用价值。
2,
掌握区别多义词与同音词的方法,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以及鉴别反义词的两个类型。

词汇的基本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系统——依靠形式特征的联系而形成的系统和依靠意义特征形成的系统。依靠形式特征而形成的系统,主要是同音词和同形词;依靠意义特征形成的系统主要是单义词与多义词,上下位词与类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音词,同形词和异读词
(
)同音词和同形词
同音词是指几个语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同音词包括两类:
1
。同形同音词,即语音形式相同,书写形式也相同,然而意义不同的词。如:
一粒米 —— 一米长
2
。异形同音词,即语音形式虽然相同,但是书写形式却不同,意义也不同的词。
这时,汉字实际起到了区别不同词语的作用。例如:
公式公事     石油食油     联结廉洁
同形同音词,按其产生的原因又分两种:
第一种是意义上毫无联系,纯由偶然原因造成的同形同音词。例如:
——由里面到外面:出门
——量词,用于戏曲:一出戏
第二种是由于多义词分化而造成的同形同音词。多义词后来产生的意义离开原来的意义越来越远,使后人感觉不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变成了同音词。例如:
——象霜或雪的颜色:白纸。  
——说明,告诉:表白一番。
汉语的同形同音词中,由多义词分化而来的占绝大多 数,而且一般都是单音的。这种单音的同形同音词常常进一步发展为同形词。所谓同形词,是指汉字相同,语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的词。它跟同形的同音词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音不同。同形词大多是单音节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上又叫"多音多义字"
同形词也包括双音节词语。例如:
nán (形容词) :工作很难
nàn (
名词) :有难大家帮
大意 dàyi (形容词) :别粗心大意
dàyi (
名词) :段落大意。
(
)异读词
异读词是指一个词或词内某个语素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没有意义区别的读音。例如:
教室 jiàoshì jiàshǐ     一会儿 yíhuìr yìhuǐr    比较 bijiào bijiǎo

要注意,如果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里意义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不是异读词,而是"多音多义字"。例如:
玩弄 wánnòng 里弄 lǐlòng    发卡 fàqiǎ 卡片 kǎpiàn
少数 shǎoshù 少年 shàonián
异读词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某些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多音字,分别代表不同的语义沿用至今:
"
,《广韵》尺救切",恶气,今读chòu
2.
北京音特殊的发展:
"
帆船""",旧读阳平,今读阴平。
3.
方言读音的影响:
"
揩油"来自吴方言,""读成kāi两个读音,前面的音是受吴语的影响。
4.
读书音(文读)和口语音(白读)的分歧;"确凿""",读书音读zuò,而口语音却是záo
5
。误读:
"
酵母"""按汉字声旁误读成xiào(应该是jiào)
,多义词
(
)单义词和多义词
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就是单义词;拥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单义词有不同的类型:
1
。常见事物的名称:
书籍 汽车 衣服 袜子 电视机
2
。科学术语和专有名称:
原子 激光 血型 上海
3
。古语词或书面语词:
觐见 缄口 溘然 愆期
语言中大多数常用词都是多义的,这是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所决定的,人们总是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尽量让一个词承担更多的意义。多义词总是由单义词发展来的,也就是说,当一个新词刚刚产生时,它的意义往往是单一的,后来在使用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变得丰富起来,慢慢就变成了多义词。例如:
"
端正"一词,最初只表"物体不歪斜"的意思,后来用于抽象事物,人们又赋予它"使端正"的意义,这样它就由单义词发展成了多义词。
多义词的每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项",义项是该词固定的意义,是长期习用,为社会公认的意义,应该在词典中反映出来。词典在反映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时,总是将它们归纳为几项。例如
【端正】
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
正派;正确;
使端正。
(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1,
相似点:
语音形式都相同,书写形式也相同,意义都不同。
2,
区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而且这几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同音词则是多个词,多个意义偶然由一个语音形式承担,而且这几个意义之间互相没有联系,或至少在共时的层面上找不出联系。
【出】():从里面到外面;来到;
超出,往外拿;出产,出版;
显露;显得量多;支出。
【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意义上有没有联系,很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一个意义是"用刀子在竹,,,,金属上雕成花纹,文字",另外一个意义是"用钟表记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
多义词跟同音词大体上是可以分清楚的,但也有一些属于中间地带的情况,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应用价值
1,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存在,使语言符号变得简易,经济。
2,
同音词的研究对于纠正错别字有很大的作用。例如:
常 杈岔 各个 辨
幌 带戴 做作 分
3,
多义词和同音词常常为各种修辞手法提供条件。多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就是对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巧妙运用。例如: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标题)
外甥打灯笼——照旧()

,上下位词和类义词
在词汇系统里,各个词语之间形成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
语言的词汇系统首先对应于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中有反映客观世界的概念系统,相应地,词汇中就有实词系统。实词系统数量极其巨大,从纵向来看,对应于概念的种属关系,形成了上下位词子系统;从横向来看,对应于概念的类聚关系,形成了类义词子系统。
(
)上下位词
上下位词,就是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
上位词和下位词具有种和属的关系,种和属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例如:
<动物<生物
它们的关系是:个别体现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中中。上位词的适用对象大于下位词的适用对象,下位词表示的对象特征比上位词表示的对象特征更为丰富。
(
)类义词
所谓类义词,就是表示同类概念的一组词。例如:
,——动物类
动物,植物——生物类
类义词表示同一类事物,同类关系和上下位关系是 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纵向看是上下位词,从横 向看是类义词。
类义词和上下位词一样,既有严格的科学分类中的类义词,也有非严格的日常运用的类义词。例如:
汉语中把",,,,,"看作类义词,",,,,"看作一组类义词,又和古代汉民族对世界构成的认识有关。
由于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一个词可以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词组成类义词。例如:
,,,,兵器(战争语境)
,,,,,,,(畜牧生产语境)
,,,,,,
,,,,,(十二生肖语境)
(
)类义词和上下位词的应用价值
类义词由于在深层意义上既有相同点(同类),又有不同点(不同事物),相同点可以显出整齐,不同点又可以显出错综,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常用于铺排,强调和夸张,造成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
例如: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
施耐庵《水浒传》)
类义词在修辞格"对偶"的构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
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诗词,对联等艺术作品中的"对仗"讲究"工对",其实质就是讲求类义词的使用:把事物分成许多"事类",要求用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人事对人事,颜色对颜色,数目对数目,等等。
,同义词
(
)同义词的产生和类别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同义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客观世界错综复杂的事物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精细,深刻,详尽,要求语言也不断丰富发展,以适应人们更精确更细致更灵活更完美地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例如:
表示面积的"广大",人们就为了形容不同情状的事物而创造出了"广阔,宽阔,开阔,辽阔,寥阔,空旷,广漠,空廊,旷荡,浩瀚,浩渺,茫茫,寥寥,漠漠,恢恢,无垠,无边,无际"等一大批同义词。
同义词包括两种类型:
(1)
等义词,即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在次序排列上不同或者字形上有差别。例如:
演讲——讲演 夜宵——宵夜
兵士——士兵 气力——力气
和缓——缓和 代替——替代
(2)
近义词,即意义基本上相同,但在色彩和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的词。例如:
广漠,空廊,旷荡,浩瀚,浩渺
等义词的存在,从共时角度说是似乎一种累赘。近义词在表达上,由于意义,色彩和用法上有区别,因此是有积极作用的。
(
)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的辨析是以义项为单位的,许多同义词是多义词,它们可能只有某个义项同义,而其余的义项并不同义。例如:
光线; 明亮;
明亮; 公开,不隐蔽;
光滑。 明白,清楚。
"
"的义项
""的义项同义,其余义项并没有同义关系。
辨析同义词一般可以运用三种方法从六个方面来进行:
1
。色彩分析法
(1)
感情色彩:主要是褒贬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例如:
褒义: 成效 果断 坚强 鼓动 爱护
贬义: 后果 武断 顽固 煽动 庇护
中性: 效果 决断 顽强 发动 保护
(2)
语体色彩:
口语和书面语:
爸爸——父亲 生日——诞辰
油水——好处 红火——热闹
方言和普通话:
斧头——斧子 啥——什么
晓得——知道 地瓜——红薯
音译词和意译词:
镭射激光 因特网互联网
布拉吉连衣裙 巴士公共汽车
专用词和一般词:
抵达——到达 倘若——要是
瑕疵——缺点 阿谀——奉承
2
。意义分析法
(1)
语义轻重。例如:
阻止制止 失 望绝望
努力竭力 损坏毁坏
侮辱凌辱
语义轻重往往形成层梯式。例如:
轻视——藐视——蔑视——鄙视
请求——恳求——乞求——哀求
(2)
范围大小。例如:
边境边疆 天气气候 战术战略
战斗战役战争 事故事件事情
(3)
集体与个体。还有一类集合名词跟个体名词,也可以看作语义范围大小的同义词。例如:
车辆车 纸张纸 船舶船 花卉
树木树 湖泊湖 布匹布 信件
3
。功能分析法
(1)
搭配对象。这主要是指习惯上经常搭配组合的词语有一定的选择性。例如:
作用 才干 力量 传统 作风 民主
发挥 + + + - - -
发扬 - - - + + +
礼物 意见 资料 经验 文化 思想
交换 + + + - - -
交流 - - - + + +
(2)
词性不同。例如:
永久(形容词)——永远(副词)
聪明(形容词)——智慧(名词)
有相当一部分的同义词,两个语素中有一个相同,另一个不同。例如:
出现——呈现——涌现
包含——包括——包罗
这样一组同义词,由于其中某个语素相同,在辨析时可以采用比较简便的"语素比较法",着重辨析不同的语素义之间的差异。例如:
周密:周到,全面:考虑问题非常周密。
严密:严格,没有疏漏:推理非常严密。
精密:精确,细致:他计算得非常精密。
(
)同义词的应用价值
1,
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精确,严密。例如:
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2,
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选用不同的同义词或同义表
,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使语言生动而富于变化。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
不同的交际场合挑选不同的同义词,可以形成不同的修辞色彩。例如:
——耳背 胖——富态/丰满
4,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加重语气,达到强调的目的。大量双音节词和四字格成语都是由于这样的需要而形成的。例如:
寒冷 公平 粗心大意 油腔滑调 花言巧语
,反义词
(
)反义词和反义表述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一组词。
构成反义词的一对词或一组词必须属于同一个意义
范畴,如长度,重量,时间,处所,速度,颜色,面积,
体积等等,否则无法形成一个类聚。
反义关系是词与词在语义上的一种横向联系,也是词
汇系统内的一种子系统。从逻辑上讲它们都必须属于同一
个上位概念,所以"聪明""傻子","愚蠢""
"虽然具有反义性,但是并不能构成一组反义词。
反义词的类型有两种:
(1)
绝对反义词:肯定了甲,就否定了乙;否定了甲,就肯定了乙,正反两方面之外绝对没有第三种可能性。例如:
——活 有——
——静 公——
(2)
相对反义词:肯定了甲,就否定了乙,但是,否定了甲,不一定就肯定了乙,在正反两方面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例如:
——白 大——
——甜 冷——
开端——末尾 朋友——敌人
词的反义关系也是以义项为基本单位的多义词也是以义项为单位来构成反义关系,一个多义词就有可能构成若干组反义关系。例如:
进步——落后
进步——反动
()——()
(房子)——(房子)
(豆腐)——(豆腐)
反义词是用词来表述反义关系,反义关系还可以有其他表述方法,例如可以用词对词组构成反义表述。例如:
有条理 高不高
也可以用词组对词组构成反义表述。例如:
大国小国 赫赫有名默默无闻
在实际运用中,反义词和其他反义表述常常是结合使用的,例如:
在他们之间,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
(
)反义词的应用价值
1,
反义词可以揭示矛盾,形成鲜明锐利的对照,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现出来。例如: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满招损,谦受益。(格言/对偶)
阳奉阴违 此起彼伏 (成语)
厚今薄古 生离死别 (成语)
2,
反义词的使用,能够使语言产生精警含蓄的表达效果。反义词的对举可以造成"警句",这种警句,看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是揭示了事物间"矛盾统一"的深刻哲理。例如: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典型形象——熟悉的陌生人
3,
反义词的概括性可以造成语言表达的特殊效果:
浑括概指。反义词的对举,不都是在矛盾对立的意义上使用的。有时对举几组反义词,是一种概括的说法,或表示"不论什么情况"的意思,这是反义词共同意义范畴的强调。例如: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反义词对举构成的双音词往往不是两个语素义简单的
相加,而是产生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
动静 冷暖 轻重 始终 沉浮
深浅 出入 多少 前后 横竖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