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成果> 课程论文
李培君:浅谈网络语体的“甄嬛体”中包含的语用意义
2012/6/11 11:15:19

浅谈网络语体的“甄嬛体”中包含的语用意义

中文学院09对外汉语李培君(20094041026

       摘要: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有观众突发奇想,依照剧中台词创造出一种蕴含古诗风味的现代版“甄嬛体”,在网上风靡并为网友纷纷效仿,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臣妾”,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形成一股全民“甄嬛体”热。本文从语用学的话语语境意义和文化意义出发,根据话语的结构,对不同版本的“甄嬛体”进行语用学上的理性分析,旨在了解当今社会局势下的国民心理、商业契机以及全民文化。
   
关键词:甄嬛体,话语语境意义,国民心理,商业契机,全民文化

 一、话语的语境意义

话语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在一定语境中的交际事件,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语用行为。在交际过程中,话语言语形式与语境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产生交际意义。
   
话语语境包括显性语境和隐形语境两种,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制约着话语的产生和认知,话语产生于特定的语境中,其交际意义要回归到这种语境中加以充实。我国修辞学领域的创始人陈望道先生早在1932年就对话语和语境的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该是离开情意的修饰。凡是切实的自然的修饰,必定是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生活的表现,为达成生活所必要的手段。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是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生活的表现,为达成生活所必要的手段。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写说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①
   
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是显示,一部分是暗示,有点儿像打仗,占据一片,控制一片。②它是对语言的静态意义的进一步延展,只是这样的延展需要特定的话语环境,才能产生相应的动态意义;而语言的静态意义相对来说是“死的”、“刻板的”,只是一种原生态的表达,而要使语言(的语义)活起来的话,还需要语言“语用意义”进一步发挥作用。 

二、不同语境中“甄嬛体”的语用意义

《甄嬛传》热映之后,无论是剧中的台词还是被观众和粉丝改编后的“甄嬛体”,形成一种与当前网络“快”节奏截然相反的“慢”调调,因借其言语表达方式为网友发挥娱乐天赋、语言才华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平台,也利用微博、博客、短信的相互戏谑调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情趣,更有商业机构借此热推销自己的产品。下面,我将从国民心理,商业契机以及全民文化三方面来阐释“甄嬛体”在话语语境中的意义。

1、  国民心理的阐释
    【交警版】“今儿个是小长假最后一日,赶着回家虽是要紧,却也不能忘了安全二字。如今的路虽是越发的宽广了,但今日不比往昔,路上必是车水马龙,热闹得紧。若是超了速,碰了车,人没事倒也罢了,便是耽搁了回家的行程,明日误了早班,也是要挨罚的。总之你们且记住了:舒心出门,平安到家。”
   
人们对于广播里,路标上提醒旅人出行安全的温馨提示耳熟能详,但并非所有人都铭记于心,偷盗抢劫、交通事故还是频频地发生。“甄嬛体”交警版的横空出世无疑在人们的心里打下一个深深地烙印,文风诙谐搞笑,其力道却不容小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话语结构上首尾照应,内容处例举观点切合紧密,凸现一个主题——安全。
    
其次,文风上古今结合,“今儿个”、“虽是要紧”、“今日不比往昔”、“热闹得紧”、“回家的行程”、“挨罚”等词带有浓厚的复古韵味,配合现代人们“机动式”的观念,将原本应是急着赶回家的旅客顺慢了脚步,以达到温馨提醒的效果。
   
最后,内容上结合一定的语境,将当下国民的心理一览无余。此文以提醒回家的旅客为大背景,延伸出一些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比如随着交通的发展,离乡背井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家的依恋也与日俱增,思家心切的心理可能导致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等等,因而“舒心出门,平安到家”就愈为重要了。

【买房版】我:奴婢起居素来靠租房,寄人篱下真真折腾得死去活来,今儿个房价似有触底之势,早点买房还是极好的,虽说囊中羞涩做房奴苦不堪言,但早点给青春安个窝倒也不负恩泽。
   
额娘:你能说人话吗?
   
我:老子就想买套房!

    在当下房价居高不下,涨多减少,物价飞涨,工资缓升的大局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只能靠租房来维系生活。但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一种只有安家落户才算安定的心理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房奴。可见,大多数国民对于购买房子还是存在一定的压力的,也暗含着期盼房价能降下来的心理。

2、  商业契机的把握

【甄嬛体之皮皮诺换面鞋广告篇】皮皮诺换面鞋可真是极好!往来客官都买上三五,体验这神奇的鞋子。若干的款式上好的品质,若哪位阿哥格格还能耐得住性子,那可真真儿的错失良机了。若邀得天下世人共享此鞋,倒也不负万千恩泽了~~“说人话!”“亲们,都来买皮皮诺换面鞋啦~~~~
   
 除了网民借“甄嬛体”调侃以增生活乐趣外,商家亦“趁热打铁”做起了广告。这种幽默的造句方式,无疑让顾客眼前一亮,先不说鞋子本身,就是这“客官”、“阿哥格格”的宣传也能吸引不少眼球,比那些常年挂着“最后十天降价处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无疑更上一个层次。

3、  全民文化的传播
    
本宫无暇静静品读《甄传》,闻听此剧原是极好的,怎奈琐事渐繁,仅浮光掠影看过一二段落,也不负此剧编创恩泽。说人话:我只看过半集。
   
相对于“我只看过半集”,说人话之前的句子倒也多少带点书卷气。
    有人说《甄嬛传》
中涉及大量古典诗词歌赋,已经引发了观众重读经典的热潮。而“甄嬛体”加入通俗、娱乐、时尚的元素,让古文不再艰涩、深奥、远离今天的生活,这显然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也有人认为“甄嬛体”背后是一种语言贫困。台词虽有《红楼梦》风范,文绉绉的充满贵族味儿,但也让不少观众无限联想:朱门高墙之内,都是这样的说话方式?大内后宫,拿捏分寸如此精准?毕竟,人家身娇肉贵、金枝玉叶,你说她们矫情做作,但对其身份而言也不失平实自然。这也是观众模仿“甄嬛体”的“可乐”之处,由于缺乏对应的生活场景,硬生生以台词造句,貌似新意迭出、活学活用,实为盲目崇拜、生搬硬套。 

三、结语

“甄嬛体”利用复古的文体文风,结合人们所处的环境,将当下的社会现象和状况,国民的心理和心态晦涩而诙谐地诠释出来,暂不说它是否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至少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博得人们会心一笑,也是极好的,便不负语用学之恩泽了。

注释:
1】文中所举例子均整合自网络,由网友编写而成。

参考文献: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②吕叔湘:《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64页。
③宛成:《佛山日报——“甄嬛体”背后的语言贫困》,5月7日B04版。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