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效果> 自我评价
申报时的自我评价
2012/6/29 22:24:15

一、本课程主要特色
   《现代汉语》在我校有10多年的开课历史,从1994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班到现在,《现代汉语》课程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1998年完成校级课程建设、2004年完成了再次校级课程建设。
   
几年来,本课程教师在吸收语言学界前辈和时贤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课程建设扎实发展,课程质量稳步提高。
   
本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教学水平得到同行专家肯定。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现代汉语课程已基本形成自身特色。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是与时俱进,力求构建适应现代化时代需要的先进的教学体系。本课程追求的目标是:教学理念现代化、教学理论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理念现代化。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思考教学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学术研究,用研究成果深化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理论现代化。将最新科研成果、现实中鲜活语料引入课堂,视野新、内容新,方法新,结论可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上答疑、音像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扩展教学时空,提升教学品位与教学质量。

二、本课程与省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水平
    课程特点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有一定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1.自1994年开设《现代汉语》课程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知识和资源的沉淀;课程负责人为全国修辞学会会员、华东修辞学会理事、浙江语言学会理事,在省内外现代汉语学界有良好影响;
       2.本课程的学科建设比较均衡,教师梯队建设也比较合理,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3.本课程以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为依托,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4.本课程教学团队的科研优势比较突出,近年获得的多项奖项;2008年课程负责人的《汉语歧义的认知与消解研究》又得到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立项,为课程建设争取了新的保障。

三、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课程网页的建设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开放式、共享性、良性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2.课程内容丰富而课时显得有些不足(上世纪90年代,本课程周课时4节,现改为3节,大一新生第一个月不能上课,上课时间只有90节,每节45分又压缩为40分钟)。如何适应这些新情况,如何压缩内容,压缩哪些内容,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目前小和山校区教室网络不通,大一学生不能带电脑等严重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效率。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