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团队> 教学与科研> 发表论文
周明强教授发表的主要论文
2012/6/25 21:25:47


1.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解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12011(01)2011.01
2.
汉语歧义句法结构的认知模式,《汉语学习》,1/12011(02)2011.03
3.
汉语句法歧义认知的几种方式,《浙江学刊》,1/12011(04)2011.08
4.
汉语句法歧义消解的认知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12011(06)2011.12
5.
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05
6.
事迹感动中国,语言撼动人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认知语用分析,《修辞学习》,1/12008(05)2008.10
7.“X
X”“XX”格式的比较探析,《汉语学习》,1/12007(05)2007.10
8.
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07
9.“X
X”“XX”格式的认知分析,《语言文字学探索》,1/1,首届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语言学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05
10.
认知在歧义的辨识与消解中的作用,《修辞学习》,1/12006(05)2006.10
11.
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修辞学习》1/22004(05)2005.10
12.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语法特点与规范,《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10
13.
歧义、歧解和用歧的认知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12004(03),2004.08
14.
关于语境的功能,《内蒙古师大学报》,1/12003(06)2003.12
15.
也谈新词语的特点与规范原则,《语文学刊》,1/12003(12)2003.12
16.
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1/12002(03),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2002.10
17.21
世纪语言文字应用发展之前瞻 ,《汉语学报》,2/22002(05)2003.10
18.
汉语量词的虚化特点,《语文学刊》,1/12002(01)2002.02
19.
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模式,《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1/12011(03)2011.06
20.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1/12010(04)2010.08
21.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法,《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1/12009(04)2009.08
22.
母语教育系统观刍议,《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8(06)2008.12
23.
谈异形词的形成与规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8(04)2008.08
24.
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7(05)2007.10
25.
辞格特征与辞格辨识,《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6(04)2006.07
26.
广告语言文明与守法意识,《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5(05)2005.09
27.
语言素质的两大表现与语感教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4(05)2004.10
28.
《语文课程标准》中值得斟酌的几个句子,《教学月刊》(中学版),1/12004(3A)2004.05
29.
论语境对修辞作用,《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3(06)2003.12
30.
论语境意义的理解,《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12003(03)2003.06
31.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境策略的运用,《教学月刊》(中学版),1/12003(03)2003.03
32.
论认知语境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作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2003(03)2003.06
33.
试论语境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3(02)2003.04
34.
论稳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的关系,《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12002(06)2003.12
35.
论文化语境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2(04)2002.08
36.
论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的关系,《太原大学学报》,1/12002(04)2002.12
37.
论社会语境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12001(04)2001.08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