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习题与测试>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语法
第十节句子的动态变化
2012/6/11 9:37:54

第十节  句子的动态变化(P237-238

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移位句的移位类型,并将其还原为正常语序的句子。

1.我鞠了个躬,给她。——我给她鞠了个躬。(状语后置)

2.下个月再试验一次,我提议。——我提议下个月再试验一次。(宾语前置)

3.你好好找一找,回老家。——你回老家好好找一找。(连谓短语内部谓词性成分后置)

4.时间过得真快,11点了,都。——时间过得真快,都11点了。(状语后置)

5.都回去吧,你让他们。——你让他们都回去吧。(兼语短语的谓语部分前置)

6.我们昨天参观了大桥工地,跟着王老师。—— 我们昨天跟着老师参观了大桥工地。(状语后置)

7.  吃过了吗,你?——你吃过了吗?(主语后置)

8.  转来转去,他急得。——他急得转来转去。 (补语前置)

二、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属于什么句法成分?

1.看着人家那样辛苦的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蒙后省略主语“老通宝”)

2.老拴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承前省略主语“灯笼”)

3.他还说我表扬不得,一表扬,就翘尾巴,净给我吃辣的。(第二句省略了主语“他”和宾语“我”,第三句省略了主语“我”,第四句省略了主语“他”)

4.他看球比我打球的时候多。(“他看球”蒙后省略“的时候”)

5.“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刘华。”[答句应该是“(这篇文章是)刘华(写的)。”]

三、下列句子,有的有插入语,有的没有插入语。有插入语的,请找出来,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1.这一车的货,少说也有五吨。(“少说”,表示估测)

2.这件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无)

3.这些书总共80本,你来验收一下吧。(无)

4.树上的小鸟,你听叫得多好听!(“你听”,表示提醒对方)

5.说老实话,这次旅游我还真不想去。(“说老实话”,表示提出自己的意见)

6.据报道,大会开幕式将于明天下午三时举行。(“据报道”,表示消息的来源)

7.参加会议的人不是很多,大概也就300人吧。(无)

四、请在文学作品中找出“插说”五种类型各两个句例,并指出跟“插入语”的区别。

1.说明型:他——瑞丰——没想到冠先生这么有眼光,有思想!

           小崔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两个——冠先生和大赤包——照顾主儿。

2.  补充型:东口是张家口,西口是归绥,现在叫呼和浩特。

            你够那罪,比方说强奸杀人罪,再怎么检讨,也不行,非杀。

3.  逻辑型:他的思想——假若他有思想——趣味,生活习惯与本领,完全属于前朝。

           她可是得——无论爸爸是怎样的不要强——顾着两个弟弟。

4.  评述型:他还说——这孩子!要娶四凤。

           日本人没开枪,咱们的学生也没扔炸弹——阿弥陀佛!——得啦,这总算买金的遇见了卖金的!

5.  修正型:一年多以后,队伍被日本人打垮了——事实上是赶散了,轰得没地方猫,

没地方躲。

         退求其次,他希望,不!他主张我和油田的一个什么人对换工作,那个人

的丈夫在北京。

   “插说”跟“插入语”的区别:前者是临时组合起来的,属于句子的动态变化现象;后者是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属于句子的特殊成分。

思考题

一、定语的移位,历来有争议,下面几例能不能看成是定语前置句?为什么?

从语义上看,“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在意义上指向“地道”,“大大小小”指向“几十次战役”,“热热儿”指向“茶”,“黑压压”指向“一屋子人”,但是,句法结构上“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在句子中充当的是主语,其余都是充当状语。因为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毕竟不是一回事。

二、有人认为下面这些例句都是定语的后置,说说你的看法。

不能随便说“定语后置”,因为所谓的“定语”,能够还原仅仅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还应该看它在新的句法位置上是不是充当了别的句子成分,特别是看它是不是可以作谓语,只有排除了作谓语的可能性,才能确定它是定语后置。下面四个例句都不是定语后置。

1.她生了个孩子,男的。(“男的”是谓语,主语承前省略)

2.春雨又下起来了,淅淅沥沥的。(“淅淅沥沥的”,是谓语,主语承前省略)

3.他拿了份报纸来,昨天的。(“昨天的”,谓语,主语承前省略)

4.树叶被秋风吹落,撒了一地,像铺了一层雪似的。(“像铺了一层雪似的”,谓语,主语承前省略)

    三、有人认为:一个句子,如果是省略句,就不可能是非主谓句;如果是非主谓句,也不可能是省略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省略句由于语言环境的帮助,省略了的成分是确定的,如果要补是能准确地补出来的。而非主谓句本身是完整的,不必补上什么意思就很明白。省略句与非主谓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句子,省略是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动态语言现象,非主谓句则属于句子的一种静态结构类型。两者关系是交叉的,即省略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反之,非主谓句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例如:

①“下雨了!”——是非主谓句,但不是省略句。

②甲:下雨了吗?

乙:下了。——是非主谓句,也是省略句。

③“小张明天去北京吧?”

“不,小张去广州。”——是省略句,又是主谓句。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