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资源> 普通话专版
诗歌欣赏
2012/5/16 11:24:28

炉中煤

炉 中 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

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
)
啊,                           
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
)
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
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秋天

秋天.mp3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天上的市街

天上的市街.mp3                                

天上的市街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臧克家《老马》

老马.mp3

臧克家《老马》《有的人》
  臧克家(1905- ),山东诸城人,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30年代初,臧克家是在他的老师闻一多的指教、影响下开始诗歌创作的,他继承和发展了闻一多诗歌的爱国情操和现实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青年臧克家也像老师一样重视精雕细凿,成为当时著名的苦吟诗人。臧克家40年代的诗歌创作境界有所扩大,风格也更为朴实。
作于1932年的《老马》运用象征手法,以马喻人,对那个时代劳动民众的悲苦命运作了形象的写照。《有的人》作于194911月,它以富于哲理的诗句,对鲁迅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臧克家《有的人》

有的人.mp3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死 水》 闻一多

死水.mp3

闻一多《死水》《静夜》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爱国诗人,著有《红烛》、《死水》两部诗集。
作于1925年的《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从抒情内容上看,它表达的是诗人自海外归国后,因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而引起的愤懑情绪。在艺术上,它实现了闻一多自己所倡导的诗歌"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首先看它的音乐美:《死水》每行都由4个音尺构成(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诗的每节押韵,韵式为adcb(24行押韵),这样的音尺和韵脚排列,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
其次看它的建筑美:全诗5节,每节4行,每行都是9个字,外形方正整齐,造成视觉上的均衡美、对称美。
再次看它的绘画美:此诗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选用大量富丽的辞藻,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
《静夜》是闻一多写于40年代初期的诗篇,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死守书斋的文人,而是感时忧国,以济世安邦为己任的现代知识分子,这是对诗人及其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艺术写照。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静夜》

静夜.mp3

《静 夜》 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接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                
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mp3

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1916-1985),安徽无为人,著有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抗战诗抄》等。《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作于1938年,是田间抗战诗歌的代表作。田间的抗战诗篇大多属于鼓动诗,它们善于用精短有力的诗句来表现战斗激情,又常用诗句的前后重复来渲染豪迈的声势,在节奏上形成一种急促感,增强了鼓动性,闻一多因此而把田间称作时代的鼓手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

殷夫《别了,哥哥》

了哥哥.mp3

殷夫《别了,哥哥》

  殷夫《别了,哥哥》


  殷夫(1909-1931),原名徐柏庭、徐祖华,浙江象山人,左联五烈士之一,现代普罗诗歌”(无产阶级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殷夫早期诗作多为吟咏爱情、呼唤光明之作,充满青春的浪漫和幻想。参加革命实际工作后,殷夫的诗风为之一变,他创作了一批境界阔大,格调雄浑的红色鼓动诗,代表作有《血字》组诗、《五一歌》等。殷夫牺牲后,鲁迅为他的诗集《孩儿塔》作序,对其诗篇作了很高的评价: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别了,哥哥》系组诗《红字》中的一首,作于1929·一二两周年的那一天,它是诗人与自己所属的有产阶级告别的宣言。殷夫的哥哥徐培根当时在国民党政府任职,后官至航空署长,殷夫曾两次被捕,都是他保出来的。这首诗没有当时的许多普罗诗歌标语化、口号化的通病,而是一首能够从情感上打动读者的诗篇,其动人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诗人把手足之情阶级仇恨两种对立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对这种复杂情感状态的把握,使诗篇拥有了某种人情味

别了,哥哥!(算作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吧!)--殷 夫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请在最后的一滴泪水里,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只要我,答应一声说,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从名号直至纸帽。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不要荣誉,不要功建,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因此机械的悲鸣扰了他的美梦,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想做个普罗米修士偷给人间以光明。真理和愤怒使他强硬,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绿原(1922- ),湖北黄陂人,七月诗派的重要代表,著有《童话》、《又一个起点》等诗集。
作于1941年的《小时候》塑造了一个率真、清纯的童话世界,它集中体现了绿原早期诗作的艺术追求:哀乐出自童心,似地泉喷涌而出;以孩子的遐思作为想象的主线,妙想连绵不绝;诗句一如幼儿口语,稚嫩、清新、自然。

《小 时 候》
小时候,                   
我不认识字,               
妈妈就是图书馆。           
我读着妈妈——             
有一天,                   
这世界太平了:             
人会飞……                 
小麦从雪地里出来……       
钱都没有用……             
金子用来做房屋的砖,       
钞票用来糊纸鹞,           
银币用来飘水纹……         
我要做一个流浪的少年,     
带着一只镀金的苹果、       
一只银发的蜡烛             
和一只从埃及国飞来的红鹤, 
旅行童话王国,             
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   
但是,妈妈说:             
现在你必须工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mp3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主要诗集有《大堰河》、《北方》、《献给乡村的诗》、《光的赞歌》等,长诗代表作是《向太阳》、《火把》等。艾青诗歌的核心意象是土地太阳。在土地意象中,凝聚了诗人对大地——祖国母亲的深情,和对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劳动民众的至爱;太阳意象则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民主、科学的向往和追寻。艾青是自由体诗的倡导者,他的诗篇不拘泥于格律的约束,别具一种散文美
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于1933年,是艾青的成名作。这是诗人献给他的乳母深情的颂歌,诗中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贫苦农妇——大堰河的形象;同时,大堰河形象又是我们脚下这块默默地奉献着果实,默默地承受着苦难的土地的象征写照。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两字,多则每行22字;全诗不押韵,但每节首尾行重复,中间几行多采用排比句,有规律的复沓、排比,造成参差中的和谐,变化中的统一,更好地为抒发感情服务。
作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没有华丽的辞藻,然而,它所抒发的对土地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恋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檐头的写着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研了三番的白米的饭,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啊!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mp3

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冰心《纸船》
纸船.mp3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营,福建长乐人,现代文学史上创作生命力最长的女作家。五四前后在北京求学,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开始文学创作。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1923年连续出版《繁星》和《春水》两部小诗集,以讴歌母爱、童心和自然为主题。这些诗篇寓意深远,充满人生哲理,显露了诗人追求真善美的心迹。作于1923年的《纸船》抒发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语句清新本然,真情跃然纸上。

纸 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                     
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                            
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           

冯至《蛇》

冯至.mp3

冯至(1905-1993),河北涿鹿人,著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诗集。鲁迅曾称选冯至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蛇》一诗作于1926年,诗人动用奇异的想象,用这一冰冷的意象来传达炽热的情感,把相思之情表现得深婉有致,令人惊叹。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戴望舒《雨巷》

雨巷.mp3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诗人,他的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作于1928年的《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使他获得了雨巷诗人, ”的称号。该诗用西方象征主义手法,构建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艺术世界(诗的生长点是古词丁香空结, , 雨中愁”),诗中的丁香姑娘既可以是诗人心仪的爱人,也可看作是诗人所苦苦追寻的某种理想境界或审美境界。全诗韵脚密布,节奏悠扬,富有流动的音乐美。《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当时,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抗战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戴望舒以深情的歌喉唱出了动人的爱国之音,表达出诗人沉郁的忧患意识和拳拳赤子之情。

《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帐。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mp3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                                
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篙;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指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卞之琳《断章》

断章.mp3 

卞之琳《断章》


  卞之琳(1910- ),江苏海门人,他的诗集有:《数行集》、《音尘集》、《鱼目集》、《雕虫纪历》。用隐喻、象征手法暗示情感,是卞之琳诗歌的抒情方式,造成一种含蓄的美,但部分作品过于晦涩,成为难解的谜语。《断章》作于1935年,通过看风景的被看关系的转换,揭示了一个具有相对意味的生活哲理,是卞之琳诗中较好懂的作品。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朱自清《细雨》

细雨.mp3朱自清《细雨》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群的一员。他以散文创作而闻名于现代文坛,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长诗《毁灭》等。《细雨》是朱自清1923年尝试创作的一首优美的小诗小诗20年代风行一时的诗体,它一般只有数行,被用来传达诗人刹那间的感受。小诗重暗示,忌直白,以蕴藉隽永取胜。当时写小诗的代表诗人有冰心、朱自清等。
   

《细 雨》-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