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资源> 电子教案
第四章-第五节-第七节 句型系统、句类系统、句式系统
2012/5/21 15:14:21

第五-七节   句型、句类、句式系统
学习要点
   
对句子的分析,向来是从句型、句类、句式的角度进行的。
   
以这三个角度为切入点,我们可以建立句型系统、句类系统和句式系统。
   
句型系统——按照句子的结构模式划分出来的类型系统。
   
句类系统——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系统。
   
句式系统——按照句子的局部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型系统。

句子分析    句型分析、句类分析、句式分析
一、句型系统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带有一定语调、前后都有停顿、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注意:
     1
.词、短语与句子的区别:
  
1)词和短语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而句子则是语言的使用单 位。
  
2)词与短语是静态的,句子是动态的。
词、短语与句子的联系

              
实现关系
组合关系                   句子    
              
实现关系
短语

句型的特点
1)句型的抽象性与生成性——句型是从无数具体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一些结构模式在这些抽象的结构模式中填入适当的词语,就可以产生出无数具体的句子。
  
2)句型的系统性与层次性——每一种语言的众多句型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大句型下有中句型,中句型下有小句型,小句型下有小小句型。这些句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有层次的有机整体。
   
3)句型成分结合的序列性和层次性——具体的句子总是由句型成分和非句型成分组成,句型成分之间的组合总是有序列有层次的,也就是说,必须依据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句型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句型分析的原则:只根据句型成分确定句子的结构模式。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确定句型时,必须排除一些非句型因素的干扰。
   
关于非句型因素的干扰,我们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天晴了!  (感叹句/主谓句)
        
天晴了?  (疑问句/主谓句)
        
天晴了。  (陈述句/主谓句)
2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猫捉老鼠。—— 老鼠捉猫。
        
门坏了。—— 桌子坏了。
3)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也就是说,一个名词或一个谓词扩展成偏正短语后,因为语法功能仍然相同,所以不会改变句型。例:
    
杯子打破了。 —— 桌上的杯子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杯子打破了。 —— 杯子被他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杯子打破了。 —— 也许杯子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一般说来,在句子的六大成分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都是句型成分;至于定语和状语,都是不影响句型的非句型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定语或状语对句型也会产生影响。例:
     
他(黄)头发。
     
他(大)眼睛。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 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句子的特殊成分包括独立成分和提示成分。它们虽然在语义表达上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参加句子的结构组合,因此分析句型时不必考虑。
     
所谓独立成分,是指句子中临时插入的一些习惯用语。也称为插入语。例:
     
你看,他会不会来呢?
     
他会去坐牢,听说。
     
这种传闻,依我看,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提示成分:包括称代式提示成分和总分式提示成分两种。例:
1)海南,这是一个有很多美丽传说的城市。
                                          
(称代式提示成分)
2)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日本。
                                          
(总分式提示成分)
3)今天考两门:英语,代数。(总分式提示成分)

5)语用移位不影响句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
来! (主谓句)
   
都九点了!—— 九点了,都! (名词性非主谓句)

   关于句型分析,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确定某一个具体句子的句型时,必须逐层进行,从第一层次开始,一直到最小的基本句型。
 
2)要区分开句型成分和短语成分。也就是说,句型结构内部的层次是有限的,短语成分不参加句型的组合。即使是最为复杂的动词性谓语句,也只要分析到谓语部分的第一层,从第二层次开始,就属于短语分析的范畴了。例:
     
老师今天表扬了他好几次。  ——
+ +
     
她为儿子的前程操碎了心。  ——
+ +
二、句类系统
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每种句类在结构形式上有特殊的标志,在语用功能上也有其特殊的作用。

   (一)陈述句
     1
、陈述句的特点:
  
1)语用功能:用来向听话人报道一件事情。如:
    
他的电脑坏了。
    
他一口气能上五楼。
(一)陈述句
2)形式特征
 A
  语调:平直,句尾略降。
 B
  标点符号:句号(书面)。
 C
  语气词:可带语气词,也可不带。常带的语气词有的、了、嘛、啊、呢、罢了等,这些语气词可以用 来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
例:
他会考虑我的提议的。                  
他考虑我的提议了。
”——表示肯定,对某事有把握)
”——表示情况有了变化)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嘛。  
 
”—表明情况与预先的某种期望或声明相反)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啊。 
  
”——表明说话人的态度,有提醒意味)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呢。 
  
”——表示事情有点出乎意料)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罢了。
  
罢了”——表示事情不过如此,有往小里说的意味)
(二)疑问句
疑问句通常用来表示疑惑和询问。一个疑问句,通常是既
疑且问,但也可以疑而不问,或问而不疑。
1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按照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四类。
说明:
1)特指问有两种特殊的简略格式——形式上没有疑问代词出
现,但句末用了疑问语气词,而且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

  ANP+呢?
    
我的包呢?     (询问“NP在哪?,用于首发句)
    
你的问题解决了,我呢?
                        
(询问“NP怎么样?,用于后续句)
  B
VP+呢?
    
他不给我钱呢?     (询问假设性后果)
    
老太太,你说呢?  (询问非假设性态度)
2)正反问有多种省略的变化形式
 
基本式:VO)不VO)?       有(O)没有(O)?
 
省略式:VVO                有没有(O)?
          VO
V                O没有?
          VO
不?                 O不?
2
、疑问句的交际类型
   
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疑问句有不少特殊功能的用法。这主要
是反问句、设问句,此外,还有回声问和附加问等。
  
回声问:你是说你要请假吗?
  
附加问:你就让我走吧,行不行?
(三)祈使句
1) 你去吧!
   
2)咱们走吧!
   
3)我们别进去!
   
4)老爷请慢走!
  
向听话人提出要求,希望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叫做祈使句。祈使句的主语限于三类词语: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2)包括式的第一人称复数(咱们)
 
3)称谓词
1.
祈使句的种类
肯定形式的祈使句(要求听话人做什么)
命令句(语气强烈、语调短促):出去!
请求句(语气委婉、语调舒缓):请让一下!
否定形式的祈使句(要求听话人不做什么)
禁止句(语气强烈、语调短促):不准大喊大叫!
劝阻句(语气委婉、语调舒缓):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2
、祈使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
                A
 
1* 对人不要有礼貌!—— 对人要有礼貌!
2)不要乱扔垃圾!    ——* 要乱扔垃圾!
3)不要随地吐痰!    ——* 要随地吐痰!
                B
  
4)把窗户关了!——  别把窗户关了!
5)把纸撕下来!——  别把纸撕下来!
6* 冻感冒!  ——  别冻感冒!
7)请听明白    ——* 请别听明白
8*摔交!     ——  别摔交!             
                C

9)上前一点!   ——* 别上前一点!
10)自重一点儿!——* 别自重一点儿!
11)拿一张纸来!——* 别拿一张纸来!
(四)感叹句
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
 
1)哎呀!我差点忘了!
 
2)今天的天气多好!
三、句式系统
以谓语部分的特殊结构为标志
双宾句
重动句
兼语谓语句
连谓谓语句
以句子的特殊语义范畴为标志
存现句
比较句
被动句
以句中出现某个特殊词语为标志
字句
字句
字句
字句
字句
(一)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是指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根据大主语(全句主语)、小主语(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和小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谓谓语句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
、受事性主谓谓语句——受事/与事/工具
施事+动作
     
这本书
我看完了。      我看完了这本书。
     
我用来浇花了。
     
这把刀
我切肉。
2
、领属性主谓谓语句——领有者
被领有物+其他  
                         
整体
部分+其他
       
态度和蔼。     他的态度和蔼。
       
中秋那天,
天气特别好。     中秋那天的天气特别好。
       
十个人,
三个得病了。
       
他的身体
一半已经瘫痪了。    
       
他的身体的一半已经瘫痪了。
3
、关涉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是大谓语所关涉的对象。
      
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关于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4
、周遍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为表示周遍性意义的词语。
      
什么酒 ||他都尝过。        ||什么酒都尝过。
      
所有的人||他都不喜欢。     ||所有的人都不喜欢。
      
任何苦难||他都能克服。     ||任何苦难都能克服。
(二)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是指一个动宾短语再带一个宾语的句子。
        一双鞋。
1
、宾语的性质 (动 + 近宾 + 远宾)
  
1)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的问题;远宾语一般指,
回答什么的问题。
           
他收了我三块钱。
      
问: 他收了谁三块钱?
           
他收了你什么?
有的时候,也出现远宾语用来指人,或近宾语用来指物的
情况,但提问方式仍不会发生变化。
        
他们派给我们 两个辅导员。
                   
什么?
        
他们捐给 学校 一万元。
                      
谁?
2)双宾语的两个宾语一般都是名词性词语,但远宾语有时也
可以是动词性词语。
        
他通知我今天停电,学术报告改期了。
        
我们请示领导怎么回答人家。
      2
、动词的类别 (甲 + V + + 事物)
     
构成双宾语句的动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表示给予义的动作动词[甲(事物)——  ]
           
送他一幅画。      送给他一幅画
           
他赔我两千元。    他赔给我两千元
2)表示取得义的动作动词      [乙(事物)—— ]
    
我收了他三块钱。      ——    * 我收给了他三块钱。
    
他扣了我一个月奖金。——   *他扣给了我一个月奖金。
 
3)表示认定义的言语活动动词
   
它们大多表示信息的传递,或是表示某种称呼、称号的认定、给予。如:
骂、夸、教、教导、问、询问、告诉、责怪、嘱咐、当、叫等。
     
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我问他哪个办法好。
(三)存现句
1
.概念:
    
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一
种句型。
     
其基本格式是:
            
处所词语 || + 存现动词 + 存现物
            
门口||站着一个人。   
        2
.种类:
     
1)存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事物。
存在句类型           特点                    语例
静态存在句  
存现物处于静止状态    桥下是/有一条大河。
            
谓语动词:[—动态]    桌上放着一本书。   
                                    
桌上放了一本书。
动态存在句  
存现物处于运动状态   
                    
屋顶上飘着一面红旗。  
                    *
屋顶上飘了一面红旗。
            
谓语动词:[+动态]         
                    
天空中飞着一只老鹰。  
                    *
天空中飞了一只老鹰。
2)隐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
       
隐现句类型                    语义特点
       
位移性隐现句            事物的出现或消失
                               
伴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
      
非位移性隐现句           事物的出现或消失不直
                               
接涉及空间位置的变化
(四)字句
1
字句的基本格式:主
+[+]+ VP
       
把杯子摔破了。
       
真是把我气坏了。
2
字句的语法意义和结构特点
    
语法意义:表示由于某种动作或原因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或状态。这可以通过语义分解法加以求证。
      
把杯子摔破了。 = 他摔杯子 + 杯子破了。
      
打仗
把他老婆打没了。 = 因为打仗 + 他老婆没了。
结构特点:字句的谓语常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结构,它一般不能是单个动词,特别是单音节动词。
      
1)带补语:他把人打得鼻青脸肿
      
2)带宾语:我把作业本给了他。
      
3)带状语:那个人把时间[当生命]看。
      
4)带”“:你把钱放着。
                           
他把东西扔了。
      
5)动词重叠:你把桌子擦擦。
      
6)双音动词(以动补型居多):
                              
把战线扩大
                              
把普通话水平提高
                              
把直线延长
3
.关于字句,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字的宾语
   A
字宾语语义角色的多样性。
    
把杯子摔破了。      (受事)
    
把脸喝红了。         (与事)
    
怎么把只兔子跑了?      (施事)
    
真是把我气坏了。   (使事)
    
把房间铺了地毯。   (处所)
    
怎么把铅笔写断了。(工具)
   B
字宾语的定指性、已知性。
   
他把大衣脱了。—— * 他把一件大衣脱了。
   
他把那本书拿走了。—— * 他把一本书拿走了。
   
他把个好好的水桶压扁了。 
    C
字宾语的非移位性。
    
他把锅子打得粉碎。       *他打得粉碎锅子。
    
老张把炉子生上了火。     *老张生炉子上了火。
2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应有较强的动作性,能够带表示结果的补语或宾语。以下三类动词不能构成字句:
     A
.联系动词:有、在、存在、是、像、姓、属于……
     B
.感受动词:赞成、知道、同意、觉得、相信、希望、主张、要求……
     C
.趋向动词:上、下、进、出、上来、下去、离开、到达、接近……
3)否定词、助动词在字句中的位置:只能出现在字结构之前,不能出现在字结构之后。
      *
我把那件事没有告诉他。 —— 我没有把那件事告诉他。
      *
他把钱愿意借给我。    —— 他愿意把钱借给我。
(五)字句
1
字句的基本格式:受事
+[+施事]+ VP
           
杯子
[被他]摔破了。
           
[被他]气坏了。
 
1字后的施事有时可不出现。
            
衣服被淋湿了。
 
2常常会以变体形式出现:
      A
.书面语中,常以……”“……的格式出现。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可省略)
      
他为风雨所阻。 (单音节动词前,不能去除)
      B
.跟书面语平行,口语中常有……”“……”“……的固定格式,
      
杯子叫//被我给打碎了一个。
      
屋子让//被他们给弄得乱七八糟。
       2
字句的语法意义——表示被动。
    
对于主语来说,所遭受的事件可以是如意之事,也可以是不如意之事。
        
他被人打了。
        
你被开除了。                 (不如意之事)
        
他被大家推选为班长。
        
一切困难都被他们克服了。 (如意之事)
3
字句的主语
 
1字句的主语,有时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受事。
     
   
被人家打断了一条腿。
     
屋子
//被他们给弄得乱七八糟。 
 
2字句的主语表示的事物必须是定指的。
     
他弄丢了一本书。 ——    *一本书被他弄丢了。
     
他弄丢了那本书。 ——    那本书被他弄丢了。
(六)字句和字句的关系
1
.语义上——对应式。
字句的基本格式:主
+[+]+ VP 
                      
(强调致使,致果或致态)
 “
字句的基本格式:受事
+[+施事]+ VP 
                              
(强调被动) 
   2
.形式上——经常可以相互变换;或在同一句子中融合使用。
      
他被人家搀着。——人家把他搀着。
      
他被人把腿给打断了。

思考和练习
一、指出下列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1)那本书你买了没有?
2)明天会下雨吧?
3)你的衣服呢?
4)你到底去不去?
5)你打算怎么办?
6)我们是看电影、看话剧,还是看球赛?
7)你们那儿还有谁要去吗?
8)你是说谁都可以去吗?
二、请鉴别下列形容词(假设为A),看看它们进入三个不同句法框架的情况。
  
形容词:客气.公平.热心.自满.努力.谦虚.
               
急躁.胆小.小气.难过.争气。
  
框架:(1)A 一点儿 !(2) 别不 A!(3) A!
三、下列疑问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1.
妈妈已经回来了,是吗?
  2.
我劝你别胡思乱想了,好不好?
  3.
为什么呢?就图多看几眼。
  4.
你是在说他为什么不去吗?

地址:浙江外国语学院 电话: 邮编:310012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